四时风物隐天真,咫尺城隅惜示人。
几岁坏堤埋老木,一朝春色与吾民。
壶中有景知诚少,堂下无喧到始频。
我亦治园同众乐,夹河相望称为邻。
寄题滑州梅龙图西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滑州梅龙图西溪园》并非韩琦的作品,而是欧阳修所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闻说溪园景渐佳,遥知清兴已无涯。
饮阑归骑多乘月,雪後寻春自采花。
百啭黄鹂消永日,双飞白鸟避鸣笳。
平生喜接君酬唱,莫话闲居事少加。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欧阳修在担任滑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当地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与民同乐的情感。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对百姓生活的美好祝愿。
艺术特色:欧阳修的诗风以清新脱俗、意境高远著称,而《寄题滑州梅龙图西溪园》同样体现了这些特点。诗句中不仅有着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还有着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关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人格品质。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欧阳修的这首诗不仅是其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文人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折射出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历史价值: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承载了历史信息。通过阅读和研究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古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状态的窗口。
《寄题滑州梅龙图西溪园》是欧阳修的一首代表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