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馆萧然古岸头,园林虽雅背清流。
感时堪惜芳菲过,拖病须从祓禊游。
归舰逆风乘醉去,落花随水带香浮。
贰车欲继山阴事,立赋新篇不易酬。
次韵和通判钱昌武郎中上巳许公亭惠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和通判钱昌武郎中上巳许公亭惠诗》是北宋著名诗人韩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三月初三日,当时韩琦担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同时被朝廷重用。韩琦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政治才能闻名于世,其诗歌作品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韩琦的这首《次韵和通判钱昌武郎中上巳许公亭惠诗》不仅是他个人文学成就的象征,同时也是宋代文人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代表。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思考。在写作手法上,韩琦善于运用典故和象征,使得诗歌内涵丰富而深远。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这种形式的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七言律诗要求每句七个字,共八句,押平水韵,形式严谨,音律和谐。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韩琦能够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其次,在内容上,此诗以“亭馆萧然古岸头,园林虽雅背清流”开篇,通过对亭馆和园林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静谧美好的意境。然而,随后的“感时堪惜芳菲过,拖病须从祓禊游”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伤。这种对比鲜明的写法不仅加深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反映了韩琦复杂的内心世界。再如,诗中多次提及“上巳”,上巳节是古代重要的民俗节日,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复苏。韩琦在此诗中通过上巳节这一时间节点,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综上所述,《次韵和通判钱昌武郎中上巳许公亭惠诗》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艺术技巧,更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是韩琦个人创作的高峰,也是宋代文人诗风的典型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