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馆萧然古岸头,园林虽雅背清流。
感时堪惜芳菲过,拖病须从祓禊游。
归舰逆风乘醉去,落花随水带香浮。
贰车欲继山阴事,立赋新篇不易酬。
【注释】
亭馆萧然古岸头,:亭子、宾馆的庭院十分萧条。
园林虽雅背清流:虽然园中布置典雅,但远离了流水潺潺。
感时堪惜芳菲过,拖病须从祓禊游:感慨时光易逝,春花凋谢令人惋惜;身体有病,必须到水边去洗除疾病,参加“祓禊”祭祀。
归舰逆风乘醉去,落花随水带香浮:乘坐的船只逆风前进,我喝醉了酒,在江上飘荡。船后随行的是落花,随着波浪漂流。
贰车欲继山阴事,立赋新篇不易酬:想效仿谢安那样,在山阴(今浙江上虞)做官,亲自撰写《兰亭集序》。
【赏析】
此诗作于绍兴八年(1138)春,作者与通判钱昌武郎中同登会稽(今浙江绍兴)兰亭,钱昌武郎中为会稽令,故称“通判”。是年二月,诗人曾与张元干等人泛舟东兴湖,并赋诗一首,题曰“和通判钱昌武郎中上巳日许公亭惠诗”;三月三日,又与张元干等泛舟兰亭,饮酒赋诗。这首诗就是作者应钱昌武郎中之请而作的。
开头两句说:兰亭的亭台馆舍,十分萧索冷落,就像荒废已久的古岸头一样。这里的“古岸头”,指兰亭所在地。这里用反衬手法写景,突出了“亭馆萧然”这个主旨。“亭馆萧然”,自然引出“园林虽雅背清流”,这句说:尽管亭馆建筑很讲究,但因为远离了清流,所以不能算是雅致的地方。“虽”字写出了作者对亭馆位置选择的不满。“背清流”,既指远离清澈的溪流,也暗喻远离政治中心,表达了作者的苦闷。“感时堪惜芳菲过,拖病须从祓禊游。”这两句说:感叹时光易逝,美好的春光已经消逝,身体有病,必须到水边去洗除疾病。这两句紧接前句写自己的处境,抒发自己的苦闷之情。“芳菲”,指春天的花草。“芳菲过”,即春光逝去。“拖病”,指身患疾病。“祓禊”,古时一种除灾求福的仪式。古人常于三月上旬巳日(夏至前后),到水滨沐浴净身,然后到郊外扫墓,以祛邪气,因此叫“祓禊”。《周易》中有“涣(huàn涣)”卦,卦象是由下往上流动的水,象征洪水。孔颖达疏:“涣者,散也。万物各得分散而去,犹人心各得涣释而行止。”“涣”字在这里比喻人世的纷乱。“须从祓禊游”,意思是说,身患疾病要到水边去洗除疾病,这是为了祛除纷扰的世事。这两句写自己因身患疾病,不得不到水边去祓禊。“负疴”“祓禊游”都是托言。
第三四句说:乘着船逆风行驶,趁着酒醉,在江上飘荡。“落花随水带香浮”,写船后随行的落花随波逐流,香气浮动。这两句写舟行途中所见的景色。
五六句说:想要效仿谢安那样,在山阴做官,亲自撰写《兰亭集序》。“贰车”,即两匹马拉的车辆。古代官员出行,多乘车马,故称官吏的车马为“贰车”。“欲继山阴事”,意思是说想效法谢安,在山阴做官。“继”字有继承之意。这两句写作者的愿望。
末二句说:立定主意要写作新的文章来酬答这次兰亭之行,但很难办得到。“立赋新篇”,即立即写下新文章。“立赋”,谓立即写作。“难酬”,即难以酬答。这两句写作者的决心与难处。
整首诗写得情真意切,语言流畅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