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忘机堂

昔再怀章遂锦游,坏亭曾复此池头。
今归旧里藏衰拙,更葺新堂便燕休。
前槛月波清涨夜,后檐风竹冷吟秋。
伊余本是无机者,因立嘉名近狎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忘机堂”是宋代诗人韩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韩琦深厚的文学造诣,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下面将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韩琦是北宋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文化人。作为一位杰出的文臣,他的诗词作品深受后人推崇。
  • 韩琦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反映了他对于人生、自然以及政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题忘机堂》全诗如下:“昔再怀章遂锦游,坏亭曾复此池头。今归旧里藏衰拙,更葺新堂便燕休。前槛月波清涨夜,后檐风竹冷吟秋。伊余本是无机者,因立嘉名近狎鸥。”
  • 译文为:“曾经怀念着锦绣般美好的时光,在这座破亭中重新找到了池头。如今回到故乡,隐藏起自己的疲惫和笨拙,重建了新的庭院以便休息。夜晚前窗月光如波浪般荡漾,屋后风竹发出寒冷的吟唱。我原本是一个无欲的人,因此取了这个‘忘机’的名字,接近那些悠闲自得的水鸟。”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状的接受态度。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心境变化,诗人揭示了一种从繁华到平淡的心理过程。
  • 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如“月波清涨夜”、“风竹冷吟秋”,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美化了诗句,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 诗人用“无机者”来形容自己,表明了一种超脱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而“近狎鸥”则暗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理念。

《题忘机堂》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风采,还能从中汲取关于人生哲理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