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省坟

因趋先陇问耕桑,益见农家事可伤。
种麦未生遭土涝,鬻禾无价值钱荒。
阴风鼓怒资时旱,寒色催愁上夕阳。
里俗漫矜吾太守,不知何术致民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末省坟》是宋代诗人韩琦的一首诗作,这首诗通过描述农民在岁末时节访问祖先墓地的情景,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韩琦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其政治理念和个人情感。
  1. 作品原文
  • “因趋先陇问耕桑,益见农家事可伤。种麦未生遭土涝,鬻禾无价值钱荒。”
    这是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前往祖先墓地的目的,即询问农事情况,并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与同情。
  1. 整体翻译
  • “因趋先陇问耕桑”意为为了了解农事,诗人前往了祖先的墓地。“益见农家事可伤”表明诗人通过这次探访进一步体会到了农民所遭遇的困难和痛苦。
  1. 白话译文
  • “种麦未生遭土涝,鬻禾无价值钱荒”描述了农民由于自然灾害而遭受的损失,庄稼无法生长,导致卖不出好价钱,生计陷入困境。
  1. 创作背景
  • 韩琦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这首诗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他的政治责任感和对社会现状的关心。
  1. 名家点评
  • 对于这首诗的评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韩琦的诗歌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能够很好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1. 轶事典故
  • 关于韩琦,除了诗歌之外,还有不少轶事和典故流传下来。例如,他在任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减免赋税、发展农业等,都显示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智慧和远见。

《岁末省坟》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也值得人们深入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风貌以及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