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知监

蜀土风景信不好,君之所治兼蛮夷。
山高地仄江水恶,刀耕火种黎民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周知监》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送别诗。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是中唐时期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韩愈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以载道,反对当时的浮华风气,强调文章要有道德教化作用。

这首诗的背景是作者在长安任职期间,为一位名叫周知监的朋友准备行装离开时所作。周知监是一位有才能的官员,韩愈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周知监的敬意和不舍之情。诗中不仅描述了离别时的情态,还体现了作者对于友情、责任以及官场生活的深刻思考。

以下是《送周知监》的简要内容:

嗟乎!周子,君之才也,  
方当盛时,其用如何?  
我今辞官,君独行于路,  
岂无良友相从,何为独行?  
  
昔者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义存于心。  
今日吾辈,皆为吏役,  
唯求禄位,不知廉耻。  
  
君虽去矣,余犹及见;  
若得高官,其志必坚。  
愿君勿忘,斯世之变。  
行矣,周子,勿使吾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周知监个人才华的赞赏,又有对其离开仕途的同情,同时还表达了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韩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