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隐君九龄适轩

陶公勋业在姑苏,扁舟归来春水湖。
张良亦从赤松子,抛掷兵闲黄石书。
平吴戮项本无事,所适定非真适意。
战酣人境强回头,晚乃逍遥脱尘累。
先生之适真天然,浩气养得归林泉。
一生袖却夺标手,名利过眼如云烟。
清风丈室数椽足,幕天席地月为烛。
径有幽花杖履香,窗延野竹缥缃绿。
天边白云不可呼,空中野鹤随所如。
延年美意复谁解,拂麈岸巾聊自娱。
松纹簟滑琉璃色,卧展南华书一帙。
先生之适真天然,不速还嗔叩门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严隐君九龄适轩》是谢谔在宋朝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喜爱和对名利淡泊的追求,更通过严隐君的形象向人们传递了高尚的情操和人生态度。

以下是对该诗的分析:

  1. 诗人背景
  • 时代与生平:谢谔是宋朝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 创作风格:谢谔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哲理和高远的志趣。
  1. 诗词原文
  • 首句解析:“陶公勋业在姑苏”,这里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引,暗示严隐君的志趣。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隐居生活被视为超然物外的象征。
  • 第二句阐述:“扁舟归来春水湖”,描绘了严隐君归来后的生活状态,象征着他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 第三句描写:“张良亦从赤松子,抛掷兵閒黄石书”,这里的“张良”和“赤松子”都是道家文化中的人物,代表了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 第四句议论:“平吴戮项本无事,所适定非真适意”,这句体现了严隐君对于战争的看法,认为真正的适意并非来源于争斗和功名。
  • 第五句描绘:“战酣人境强回头,晚乃逍遥脱尘累”,描述了他在战斗中的挣扎和战后的解脱,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 最后一句总结:“先生之适真天然,不速成还嗔叩门客”,这句话总结了严隐君的处世哲学,他认为真正的生活应该顺其自然,不应急躁求成。
  1. 诗词鉴赏
  • 意境之美:谢谔通过对严隐君生活的描述,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和谐的意境。
  • 哲理之深:诗中的许多句子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平吴戮项本无事”,反映了一种对于世事的超然看法。
  • 情感之真:谢谔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直击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严隐君九龄适轩》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画,一幅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画卷。它展现了谢谔对于理想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对于自然和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这首诗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