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赵发运游甘露寺

皇华使者下沧洲,十载题舆记旧游。
欲信随车翻雨脚,请看转漕跋船头。
飞腾已入西清殿,徙倚犹寻北固楼。
肯与故人跻石径,松风声里度鸣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赵发运游甘露寺》是宋代诗人韩驹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游览甘露寺的美好时光以及彼此间的深厚情谊。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 皇华使者下沧洲:描述了皇华使者下临苍州的情景,象征着尊贵的身份和使命。
  • 十载题舆记旧游:十年来,诗人不断在舆上记录着与赵发运的旧时游乐之事。
  • 欲信随车翻雨脚:想通过随车颠簸感受如雨脚般连绵不断的景象。
  • 请看转漕跋船头:邀请读者一同观察转漕如何跋山涉水,体现了一种探险的精神。
  • 飞腾已入西清殿:已经飞升至西清殿,形容仕途得意或地位崇高。
  • 徙倚犹寻北固楼:徘徊不定地寻找北固楼,显示了诗人的怀旧和留恋。
  • 肯与故人跻石径:愿意与老朋友一起攀登石阶,彰显了友情的真挚。
  • 松风声里度鸣驺:在松风声中度过快乐的时光,享受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1. 作品鉴赏
  • 艺术手法: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雨脚”喻指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幻无常。
  • 情感表达:诗中蕴含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文化价值:作为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韩驹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政治动荡,文人多有感于时局而作诗抒情。
  • 作者生平:韩驹是江西诗派的一员,其文学成就在当时受到广泛关注。
  • 文学风格:韩驹的诗作以简洁明快著称,语言清新脱俗,富有音乐感。

《同赵发运游甘露寺》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也是一幅展现友情、历史和文化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