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献可奉使湖南

客居蓬藋绕门深,两岁频闻车马音。
子壮飞腾日无那,吾衰瘴疠久相侵。
旧知文力雄青土,想有诗声动绿林。
归傍玉皇香案立,莫忘江阁共登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献可奉使湖南》是一首七言律诗,由宋代诗人韩驹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韩驹(约823年—877年),字方回,号渔阳子,又号东篱山人,晚唐诗人、词人及诗歌理论家,后世尊称为“韩南野”。其作品以豪迈悲壮著称,尤以其词作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客居蓬藋绕门深,两岁频闻车马音。
    子壮飞腾日无那,吾衰瘴疠久相侵。
    旧知文力雄青土,想有诗声动绿林。
    归傍玉皇香案立,

  2. 诗歌翻译与注释

  • 原句为:客居蓬藋绕门深,两岁频闻车马音。
    译意:我居住在被藤蔓缠绕的深宅大院中,两年里频繁听到车马的喧哗声。
  • 原句为:子壮飞腾日无那,吾衰瘴疠久相侵。
    译意:你年轻有为,志向远大,我却因年老体衰而长期遭受瘴疠之气的侵害。
  • 原句为:旧知文力雄青土,想有诗声动绿林。
    译意:我知道你文才出众,才华横溢如同青草之地一般,想必你的诗声也会惊动四方的绿林。
  • 原句为:归傍玉皇香案立。
    译意:回到故乡,我会在玉皇大帝的香案前站立,虔诚地祈祷。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李献可奉使湖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远行的期望和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身的忧患意识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对于友人即将踏上征途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政治关怀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心。
  1. 创作背景
  • 该诗的创作大约是在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形势复杂多变,诗人韩驹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以寄托自己的政治情怀和对国事的关注。
  • 诗中的“子壮飞腾”可能指的是年轻的士人或官员,而“吾衰瘴疠久相侵”则反映了作者因年老体弱而遭受的疾病困扰,这反映了作者对友人未来路途的忧虑和自身境遇的感伤。

韩驹的《送李献可奉使湖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友谊和国家情怀的画卷。通过对李献可奉使湖南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