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飞峰

海上神山名自昔,来去随潮无定迹。
天人俯览念虚浮,六鳌顶戴穷神力。
群仙贝阙蕊珠宫,多种瑶芝琼草碧。
依然根著不坚牢,飞入石堂作南壁。
螺纹蛎迹石龙存,云气随潮时雨湿。
仙风飒爽生羽翰,招纳霓裳羽衣客。
试登绝顶望五湖,高楼洞天才咫尺。
药炉灰冷多登真,九转丹成人未识。
云间鹤迹托来篇,王邓真人久相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蓬莱飞峰》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韩信同的代表作品之一,以描绘海上神山为主题。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韩信同(975年—1037年),字晦叔,号东山老人,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诗人。
  • 创作时间: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其作品在宋代广为人知。
  • 时代背景:北宋灭亡后,南宋政权建立,社会动荡,文人多有感怀时事之作。韩信同作为一位文学家,可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了《蓬莱飞峰》。
  1. 作品原文
  • 诗句原文:海上神山名自昔,来去随潮无定迹。天人俯览念虚浮,六鳌顶戴穷神力。群仙贝阙蕊珠宫,多种瑶芝琼草碧。依然根著不坚牢,飞入石堂作南壁。螺纹蛎迹石龙存,云气随潮时雨湿。仙风飒爽生羽翰,招纳霓裳羽衣客。试等绝顶望五湖,高楼洞天咫尺触。摇炉灰冷多等真,九转丹成人未识。云间鹤迹托来篇,王郑真人久相忆。
  1. 诗词鉴赏
  • 意象描绘:《蓬莱飞峰》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海中山的壮丽与神秘。诗中的“海上神山”和“六鳌顶戴穷神力”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海上的神山及其威严壮观的景象。
  • 情感表达:韩信同通过对神山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豪迈之情。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哲理思考:诗中提到的“九转丹成人未识”,反映了作者对修炼成仙的深刻理解。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道家的自然哲学,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思考。
  1. 文化意义
  • 宗教信仰:在宋代,神仙传说和道教文化深入人心。韩信同的《蓬莱飞峰》融入了道教的元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氛围。
  • 山水画意:该作品中的许多诗句具有浓厚的山水画意,如“群仙贝阙蕊珠宫”等,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1. 后世影响
  • 文学作品:韩信同的《蓬莱飞峰》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的流传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也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化传承:作为宋代的作品,《蓬莱飞峰》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见证了宋代的文化风貌,也为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蓬莱飞峰》是宋代文学家的韩信同所作,以描绘海上神山为主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景画。该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