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柱擎天

白鹤岧峣枕江曲,接岫连峰衍林麓。
石堂峻峭万山雄,拥翠亭亭多乔木。
双撑石柱峙东南,势力擎天名不俗。
钟英特产栋梁材,不坠簪缨美如玉。
左接蓬莱右洞天,峰前水带萦九曲。
依然幻出武陵源,拟就峰傍新卜筑。
鹤归错认华表存,应笑世人枉追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柱擎天》是宋代诗人韩信同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和高远的志向为主题。下面将详细介绍此诗:

  1. 作者介绍:韩信同(约1041—1109),字少师,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于世。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2. 诗词原文
    白鹤岧峣枕江曲,接岫连峰衍林麓。
    石堂峻峭万山雄,拥翠亭亭多乔木。
    双撑石柱峙东南,势力擎天名不俗。
    左接蓬莱右洞天,峰前水带萦九曲。
    依然纪出武陵源,拟就峰傍新卜筑。
    鹤归错认华表存,应笑世人枉追逐。

  3. 诗意解析

  • 白鹤、江曲、山峰:诗的开头“白鹤岧峣枕江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景画卷,白鹤在江边悠闲地站立,仿佛在聆听江水的轻歌慢舞。“接岫连峰衍林麓”则展现了绵延不断的山峰与茂密的树林,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风景。
  • 石堂、万山、乔木:接下来的“石堂峻峭万山雄,拥翠亭亭多乔木”进一步描绘了山石的高峻与树木的繁茂,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壮观。
  • 双撑石柱、势力擎天:最后两句“双撑石柱峙东南,势力擎天名不俗”则是对前文景象的一种升华,通过“双撑石柱”形象地表达了山峰巍峨挺拔,如同两座支撑天地的巨石,而“势力擎天”则赋予了整个景象一种超然物外的力量感。
  • 仙境、水系:整首诗还蕴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如“左接蓬莱右洞天”,暗示着诗中描述的地理位置可能是某种传说中的仙境或神秘之地;“峰前水带萦九曲”则展现了河流蜿蜒曲折的美丽画面,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 结尾:最后的两句“依然纪出武陵源,拟就峰傍新卜筑”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隐含着对于现状的不满,暗示着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 鹤归华表:最后一句“鹤归错认华表存,应笑世人枉追逐”则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通过想象中的鹤误认华表为故乡,来批评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们忽视了真正的价值所在。

《双柱擎天》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象征意义的佳作,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也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境界和高洁的情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赞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