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李方叔

儒林丈人称两苏,一言为重轻璠玙。
见君诵诗出险语,抚掌绝倒徒惊呼。
贵耳贱目亦不恶,虎豹何殊犬羊鞟。
劝君掩舌卧衡门,莫赋悲秋任摇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李方叔》是宋代诗人谢逸的一首七言古诗。该作品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李方叔的深切怀念与赞赏。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宋抚州临川人,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他博学多才,擅长诗文,多次科举未中,以文墨自娱,深得黄庭坚的赞赏。《春秋广微》、《樵谈》、《溪堂集》、《溪堂词》等著作充分展示了他的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
  1. 诗歌原文
  • “儒林丈人称两苏,一言为重轻璠玙。”
    这句话通过“儒林丈人”来比喻李方叔在文人中的崇高地位,将他与苏轼、苏辙两位大儒相提并论,赞扬其言论之重要和深远。
  • “见君诵诗出险语,抚掌绝倒徒惊呼。”
    这句描述了朋友李方叔在诵读诗句时言辞犀利,直指问题核心,使得周围的人都为之震惊。这反映了李方叔在文学表达上的卓越才能和独到见解。
  • “贵耳贱目亦不恶,虎豹何殊犬羊鞟。”
    这句话表明即使是那些认为只有听觉的人也是可以接受的,用来形容李方叔的见解独特且不受偏见所限。这里的“虎豹何殊犬羊鞟”意指李方叔的观点像虎豹一样尊贵,与一般犬羊不同,显示了其思想的先进性和超越性。
  • “劝君掩舌卧衡门,莫赋悲秋任摇落。”
    这句是对李方叔的鼓励,希望他能放下忧虑,安于现状,不被外界的变化所困扰。这里的“悲秋”可能暗指世事无常或人生的无奈。
  1. 诗歌赏析
  • 谢逸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了李方叔在文学上的成就及其人格魅力。《怀李方叔》不仅是对一个文人的赞美,也是对其人格的一种推崇,展现了作者对李方叔深厚的友情和尊敬之情。
  •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通过对李方叔言行的描述,表达了对他智慧和品德的敬佩。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1. 创作背景
  • 《怀李方叔》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比较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尤为重要,而谢逸对李方叔的怀念和赞誉,反映了他们之间长久而深厚的情谊。
  • 谢逸在多次科举未能成功后,更加依赖于文学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因此,他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李方叔才华的欣赏,也透露出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文化影响
  • 《怀李方叔》作为宋代文学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影响了后世对宋代文化和文人形象的认识和评价。
  • 这首诗不仅是对李方叔个人才华的认可,也是对宋代文人群体精神风貌的代表。它展现了宋代文人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怀李方叔》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敬意的作品,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