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彦应

小儒百鸟喧春风,大儒老凤栖梧桐。
诸生谈经用一律,夫子不答如病聋。
乃知胸次有妙理,此心矫矫谁与同。
临川决曹亦良苦,三年掉臂桁杨中。
悬知此行不落寞,陛下近用韩相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高彦应》是一首描绘宋代文人风采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高彦应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期许。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谢逸(1095年-1121年),字无逸,号溪堂,抚州临川人。北宋诗人,宋抚州临川人,字无逸,号溪堂。博学工文辞,从吕希哲学。屡举进士不第,以诗文自娱。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象及个人情感,风格独特,有“小儒百鸟喧春风,大儒老凤栖梧桐”之誉。
  1. 诗歌原文
    小儒百鸟喧春风,大儒老凤栖梧桐。
    诸生谈经用一律,夫子不答如病聋。
    乃知胸次有妙理,此心矫矫谁与同。
    临川决曹亦良苦,三年掉臂桁杨中。
    悬知此行不落寞,陛下近用韩相公。

《送高彦应》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而且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