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 · 其三 · 雪

晨光晓色扫檐晶。寒斋蝶梦惊。乱飘鸳瓦细无声。游扬柳丝轻。
书幌冷,竹窗明。柴门只独扃。一尊浊酒为谁倾。梅花相对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桃源·其三·雪》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谢逸。此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谢逸,北宋诗人,生平不详,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 作品特色:谢逸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脱俗著称,其作品往往能以简驭繁,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晨光晓色扫檐晶。寒斋蝶梦惊。乱飘鸳瓦细无声。游扬柳丝轻。
  • 书幌冷,竹窗明。柴门只独扃。一尊浊酒为谁倾。梅花相对清。
  • 译文:清晨的光线照耀下,屋檐上的霜晶被扫落;寒斋中,蝴蝶的梦被惊醒,四处飞舞;凌乱地飘落的鸳鸯瓦片静悄悄,轻轻摆动的柳树枝条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书幌冷清,竹窗明亮;只有那扇紧闭的柴门,孤独地守候着主人的身影;我举起一樽浊酒,为谁而倾倒;对着盛开的梅花,心境变得异常清明。
  1. 诗词鉴赏
  • 意境之美:《醉桃源·其三·雪》营造了一种寂静而深远的美。清晨的霜白、书房的清冷、柳丝的轻摆,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幽美的世界。
  • 情感深沉:此诗流露出一种孤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深深感悟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1. 文学地位
  • 历代评价:该词在历代诗论家如《竹庄诗话》、《诗林广记》等作品中被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佳作之一。
  • 影响传承:谢逸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醉桃源·其三·雪》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深情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其细致的解读,可以更好地领略到宋代诗词的魅力以及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