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晓色扫檐晶。寒斋蝶梦惊。乱飘鸳瓦细无声。游扬柳丝轻。

书幌冷,竹窗明。柴门只独扃。一尊浊酒为谁倾。梅花相对清。

醉桃源·其三·雪

  • 晨光晓色扫檐晶,寒斋蝶梦惊。乱飘鸳瓦细无声,游扬柳丝轻。
  • 书幌冷,竹窗明,柴门只独扃。一尊浊酒为谁倾,梅花相对清。

注释与赏析:

  1. 诗题:《醉桃源·其三·雪》
  2. 首句:“晨光晓色扫檐晶”描绘了清晨的景色和光线透过窗户映在屋檐上的景象。“扫”字形象地描述了阳光的明亮和柔和,“晶”字则传达了玻璃或水晶般的质感。
  3. 第二句:“寒斋蝶梦惊”表达了诗人被突然到来的蝴蝶打扰后感到的惊讶,同时也可能隐喻了诗人对于外界变化的敏感性。
  4. 第三句:“乱飘鸳瓦细无声”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鸳鸯瓦”可能指的是屋顶装饰有类似鸳鸯图案的瓦片,“细无声”则强调了雪花落下的轻柔和安静。
  5. 第四句:“游扬柳丝轻”继续描绘了雪花飘落时柳树随风摇摆的情景,“游扬”一词描绘出柳枝在空中轻盈舞动的样子,增添了一种动态美。
  6. 第五句:“书幌冷,竹窗明”描写了书房内的情况,“书幌”可能是指书架或者放置书籍的书箱,“竹窗明”则形容了窗户透入的光亮,营造出一个宁静而明亮的学习环境。
  7. 第六句:“柴门只独扃”表达了诗人独自关门的孤独感,“柴门”通常指简陋的门,“只独扃”强调了诗人独自一人的寂寞。
  8. 第七句:“一尊浊酒为谁倾”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的行为,“一尊浊酒”指的是一杯浑浊的酒,“为谁倾”则反映了诗人对某个人的思念或期待。
  9. 结尾句:“梅花相对清”以梅花的高洁来象征诗人的心境,虽然外界环境寒冷,但诗人的内心依然保持着一份清明和洁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平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