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一抹早莺啼。
昨宵侬睡迟。
春寒帘底唤添衣。
鹦哥催侍儿。
红颊浅,翠鬟垂。
钿奁初罢时。
无聊行过竹边篱。
折花三两枝。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词,通过对桃花晓妆图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美丽景象。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 碧霞一抹早莺啼 - “碧霞”指的是天边的彩霞,“一抹”形容色彩淡雅而美丽。“早莺啼”描绘了鸟儿的叫声,春天里鸟儿开始鸣叫,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昨宵侬睡迟 - “昨夜”指的是昨晚,“侬”是古时对女子的称呼。“睡迟”表示睡得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昨晚睡得较晚,可能因为有些事情未能如愿,导致心情有些沉重。
- 春寒帘底唤添衣 - “春寒”指的是春天的寒冷,“帘底”指的是窗户的帘子后面。“唤添衣”意味着被提醒添加衣物以御寒。这里表达了春寒料峭,需要注意保暖。
- 鹦哥催侍儿 - “鹦哥”是一种鸟,常用于比喻聪明伶俐的女子。“侍儿”指的是服侍的人。这句诗描述了一位聪明伶俐的女子在唤醒侍童,可能是为了准备早餐或者提醒侍童起床。
- 红颊浅,翠鬟垂 - 这两句描述的是女子的容貌。“红颊”指的是脸颊红润,“翠鬟”指的是发髻上插着的翡翠发簪。这两句通过颜色和发型的细节描绘了女子的美丽。
- 钿奁初罢时 - “钿奁”是指镶嵌有金银珠宝的梳妆盒。“初罢”表示刚刚停用或整理完毕。这句诗可能是在说早上起床后,女子刚刚整理好自己的梳妆用品。
- 无聊行过竹边篱 - “无聊”表示没有事情可做,感到无聊。“行过竹边篱”是指在走过竹林边的小径或篱笆时。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悠闲的生活状态,可能是诗人在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
- 折花三两枝 - “折花”指的是折取花朵。“三两枝”表示只折取了少量花朵。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享受了一份宁静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季的景象和人物的活动,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诗人通过对桃花晓妆图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生活的美好。同时,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韵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