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自何山得,磨砻作酒杯。
斟疑五色动,醉认一拳开。
洼似泉舂出,痕如藓渍来。
主人心朴素,爱惜过璚瑰。
陪留台李学士筵上赋得文石酒杯分得杯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陪留台李学士筵上赋得文石酒杯分得杯字》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还反映了宋代文人雅集的风采和宋代社会文化的繁荣。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陪留台李学士筵上赋得文石酒杯分得杯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五言律诗形式的延续与发扬。这种形式严谨、格律工整,非常适合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艺术追求。通过这样的形式,魏野能够更深入地展现自己的文学才华,同时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陪留台李学士筵上赋得文石酒杯分得杯字》以文石酒杯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文人雅集相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知自何山得,磨砻作酒杯。斟疑五色动,醉认一拳开。洼似泉舂出,痕如藓渍来。这不仅是对酒杯本身的描写,更是对其背后文化意蕴的深刻揭示。酒杯不仅是盛酒的工具,更是文人墨客交流思想、抒发感慨的平台。通过对酒杯的细致描绘,魏野成功传达了自己对友情、文化以及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魏野的诗风清淡朴实,没有艰涩苦瘦的特点。他注重诗的意境与情感,力求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深远的意义。这种风格使得《陪留台李学士筵上赋得文石酒杯分得杯字》不仅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
《陪留台李学士筵上赋得文石酒杯分得杯字》不仅是魏野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文化生活与精神追求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