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绛台王都官见寄春日书事之什

绛郡政闲闻,人家可闭门。
马嘶花下路,犬睡月中村。
吏亦擎书卷,民皆挈酒樽。
行春思隐逸,多谢动吟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魏野的《和绛台王都官见寄春日书事之什》是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魏野,号草堂居士,是宋初著名的隐逸之士,真宗时期闻名被召见,却坚决不赴。他的诗歌多以平淡闲远为特色,对晚唐诗人贾岛、姚合有很深的影响。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 诗歌原文
  • 绛郡政闲闻,人家可闭门。:描述了地方政务的清闲,使得居民可以安心生活,无需担忧官府的打扰。
  • 马嘶花下路,犬睡月中村。: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色,马儿在花下小路上嘶鸣,狗则在月色下的村子中安详地睡着。
  • 吏亦擎书卷,民皆挈酒樽。:展现了百姓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都在各自的生活中找到了乐趣,读书饮酒成为了他们日常的一部分。
  1. 主题思想
  • 通过这首简短的诗,魏野表达了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即官场的喧嚣与民间的安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 艺术手法
  •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如“吏亦擎书卷,民皆挈酒樽”,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的日常活动,也展示了一种和谐的社会风貌。
  • 整首诗的语言平实而不失深意,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赏和追求。

《和绛台王都官见寄春日书事之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对宋代社会风貌的一次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魏野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领悟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