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禅客合相陪,渐老诗心亦共灰。
朱草阶前容不去,白莲堂上喜频来。
地形各占幽深境,天产俱为散逸材。
犹恨东郊西寺远,闲门难并水边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野人禅客合相陪,渐老诗心亦共灰。
朱草阶前容不去,白莲堂上喜频来。
地形各占幽深境,天产俱为散逸材。
犹恨东郊西寺远,闲门难并水边开。
魏野(960年-1019年),字仲先,号草堂居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作品《书闰师白莲堂》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原文:
野人禅客合相陪,渐老诗心亦共灰。
朱草阶前容不去,白莲常上喜频来。
地形各占幽深境,天产俱为散逸材。
犹恨东郊西寺远,闲门难并水边开。
作品背景:魏野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他在自己的草堂周围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将所居草堂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通过描绘朱草和白莲的自然景观,以及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愉悦,魏野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书闰师白莲堂》不仅展示了魏野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还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这首诗不仅是魏野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