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太尉赴诏二首

功名不独世推降,五福天钟更少双。
倚注即看宣几杖,休闲唯待让旌幢。
家园到想倾金箧,御宴迎应倒玉缸。
重过嵩山定回首,白云深锁旧吟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太尉赴诏二首》是宋朝诗人魏野的作品,属于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魏野(960年-1019年),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人,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居陕州,一生致力于田园农耕及诗歌创作。
  1. 作品原文
    功名不独世推降,五福天钟更少双。
    倚注即看宣几杖,休闲唯待让旌幢。
    家园到想倾金箧,御宴迎应倒玉缸。
    重过嵩山定回首,白云深锁旧吟窗。

  2. 作品鉴赏

  • 功名与五福的比喻:魏野在诗中通过“功名不独世推降”,表达了他对名利的看法,认为真正的成就不仅仅是在世俗中被推崇。接着,“五福天钟更少双”则描绘了天赐的幸运和福分相对稀缺,增添了诗句的哲思深度。
  • 生活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倚注即看宣几杖,休闲唯待让旌幢”两句,反映了魏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活理念。
  • 家园与故土的情感:“家园到想倾金箧”,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之情,金箧象征着珍贵的财物,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 宫廷盛宴的描写:“御宴迎应倒玉缸”,描绘了宫廷中的盛宴场景,通过“玉缸”这个细节,展现了宴会的豪华与富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朝廷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 重游嵩山的回忆:“重过嵩山定回首,白云深锁旧吟窗”,通过重游嵩山这一行动,诗人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回顾和对过去的深深留恋。同时,“白云深锁旧吟窗”这句,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
  1. 写作背景
  • 此诗作于宋代,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士大夫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魏野作为一位不愿入仕的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对现实不满以及追求个人自由的精神。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送王太尉赴诏二首》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部反映个人情感、社会环境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魏野的诗风和思想,以及宋代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