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孙大谏

卢仝曾谢谏官茶,狂作长歌任过夸。
争似君今相惠者,分从金口到村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孙大谏惠茶》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魏野的生平: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生于960年,卒于1019年,原籍陕州(今河南陕县)。魏野为宋初著名隐逸之士,真宗闻名召见,不赴。他的作品以晚唐诗风为主,效法贾岛、姚合,精思苦吟,多作平淡闲远之作。
  1. 诗词原文
    卢仝曾谢谏官茶,狂作长歌任过夸。争似君今相惠者,分从金口到村家。

  2. 诗词解读

  • 诗句解析:“卢仝曾谢谏官茶”中的“卢仝”指的是唐代诗人,曾任过谏官。这句诗表达了他曾经向谏官敬献茶叶的情景。“狂作长歌任过夸”中的“长歌”可能指的是长篇诗歌或豪放的诗歌,而“任过夸”则暗示了其豪放的文风和夸张的表达方式。“争似君今相惠者”表明魏野与卢仝相比有着不同的诗意。“分从金口到村家”可能指的是魏野将这份恩惠分给了普通百姓,使更多的人受益于茶的馈赠。
  1. 文化背景
  • 宋代茶文化: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茶不仅是一种饮品,还成为了文人雅士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媒介。宋代的茶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如陆羽所著的《茶经》便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对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谢孙大谏惠茶》中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艺术手法。通过对比卢仝与魏野的不同行为和风格,突出了魏野的谦逊与慷慨。同时,通过衬托,强调了茶的馈赠对于普通百姓的重要性,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 语言特点:该诗的语言简洁明了,直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这种直接而富有力量的语言风格,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谢孙大谏惠茶》作为魏野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深厚的茶文化背景。这首诗不仅是魏野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宋代文人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也能从中感受到宋代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