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府赵侍郎二首其一

往哲英灵在,重生出镇初。
傅岩存旧迹,棠树认前居。
美化民歌实,流言帝觉虚。
暂来淹外郡,再入老中书。
善欲皆升举,奸思尽剪除。
登科嗤负鼎,避事鄙悬车。
权助天生杀,才随道卷舒。
百官凭整肃,万物待吹嘘。
接士殊龙板,寻僧却隼旟。
嘉谋常启沃,谏草旋焚如。
赤子方安枕,黄巾亦荷锄。
囚无经宿禁,农有数年储。
山势朝衙署,河声贯里闾。
野人携此咏,将献几踌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知府赵侍郎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魏野的作品,属于五言古诗的一种形式。此诗通过描述往哲英灵的重生和旧迹的存留,展现了作者对赵侍郎出镇初期的期望及对其治理下民歌美化和流言帝觉的态度。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魏野(约867年-960年),字仲先,号草堂居士,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的杰出诗人。他是宋初著名的隐逸诗人,因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备受推崇。

  2. 诗歌内容

  • 往哲英灵在,重生出镇初:这里描绘了历史上的贤能人物虽然已逝,但他们的精神和影响力依然存在于世间,赵侍郎的出镇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 傅岩存旧迹,棠树认前居:提到傅岩山(传说中的贤人居住地)和棠树(象征智慧与教育)的存在,暗示着赵侍郎能够继承前人的遗志,为当地带来正面的影响。
  • 美化民歌实,流言帝觉虚:赞美了赵侍郎治理下民间歌谣的改善,同时批判不实之言,体现了他对政务清廉和公正的期待。
  • 暂来淹外郡,再入老中书:描述了赵侍郎暂时担任外郡职务的情况,再次回归中央任职时,他的能力和声望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 善欲皆升举,奸思尽剪除:表达了对官员们道德提升和腐败现象消除的期待,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清明和社会和谐的向往。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通过对赵侍郎形象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贤能官员的崇敬以及对地方治理的期待。诗中的“美化民歌实”一句,反映了诗人希望官吏能够真正为民办实事,而非空谈理想而忽视实际问题。
  • “暂来淹外郡,再入老中书”则揭示了赵侍郎从基层做起,最终能够回到中央决策层的可能,体现了对赵侍郎成长和成功的祝愿。
  • 诗中的议论性语句“流言帝觉虚”和“善欲皆升举,奸思尽剪除”,表达了对官员清正廉洁的期待,以及对社会风气改善的强烈愿望。
  1. 诗歌背景:《上知府赵侍郎二首其一》的创作时间虽未详,但根据其内容和风格来看,可以推断这首诗是在赵侍郎刚刚到任时所作。这样的创作背景使得诗歌充满了对新官上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上知府赵侍郎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反映地方官员形象和治理理念的文学作品,也是魏野表达个人情感和时代风貌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可以深入理解魏野的政治思想和社会观念,还能从中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共同追求。在当今社会,这些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