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衢见寄

久向东郊住,渐同麋鹿情。
游山岐路熟,见寄礼仪生。
藜杖新仍重,荷衣破转轻。
身犹为外物,诗亦是虚名。
自爱闲无敌,谁忧道未行。
绝疑疏日者,相许愧时英。
穷易怜无着,围棋恶有争。
唯应心友至,林下笑相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魏野的《和王衢见寄》是宋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该诗为宋代诗人魏野所作,字仲先,号草堂居士,生于陕州陕县。他是一位不追求仕途功名,自筑草堂,弹琴赋诗的人物。真宗大中祥符四年(987),皇帝祀汾阴时,他被李渎举荐,上表辞官,诏令州县常加存抚。他和王旦、寇准友善,往来酬唱。在艺术创作方面,他的诗作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
  2. 原文节选:久向东郊住,渐同麋鹿情。游山岐路熟,见客礼仪生。藜杖新仍重,荷衣破转轻。身犹为外物,诗亦是虚名。自爱闲无敌,谁忧道未行。绝疑疏日者,相许愧时英。穷易怜无著,图棋恶有争。唯应心友至,林下笑相迎。
  3. 诗句解析:《和王衢见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东郊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相遇的喜悦。其中“久向东郊住”描绘了诗人长久居住于东郊的情景,而“渐同麋鹿情”则表达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状态。“游山岐路熟,见客礼仪生”两句则描述了诗人对于山林小路的熟悉和对访客礼仪的尊重。此外,“藜杖新仍重,荷衣破转轻”展现了诗人虽然身处简朴的生活,但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和王衢见寄》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