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向东郊住,渐同麋鹿情。
游山岐路熟,见寄礼仪生。
藜杖新仍重,荷衣破转轻。
身犹为外物,诗亦是虚名。
自爱闲无敌,谁忧道未行。
绝疑疏日者,相许愧时英。
穷易怜无着,围棋恶有争。
唯应心友至,林下笑相迎。

【注释】

东郊:指洛阳一带。麋鹿情:比喻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礼生:指以礼仪著称的人。藜杖:用藜草制成的手杖。荷衣:荷叶做成的衣服,这里泛指穿着简朴的衣服。外物:外界的事物。虚名:空名。自爱:自我欣赏,自得其乐。相许:互相勉励。绝疑:对某事完全肯定。时英:春天的嫩芽,比喻美好事物。穷:困窘。围棋:下棋。争:争执。唯应:只应该。林下笑迎:在树林中迎接你。

【译文】

我长期住在东郊,已经和自然融为一体了。游玩山中小路熟透了,而你寄来的书信里却是一个礼节生(指作者自己)。手持藜杖显得更加沉重,身穿破旧衣服却更显轻盈。尽管我已超脱于名利之外,但我仍然认为诗歌也是虚无的东西。自我欣赏没有对手,有谁担忧我的行踪尚未远行?我对天发誓绝不怀疑,相互勉励要共同奋进。对春天的嫩芽完全相信,不因一时的争执而改变看法。只有那些心志相投的朋友,才会在林间树下欢笑着来迎接我们啊!

【赏析】

《和王衢见寄》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

首联“久向东郊住,渐同麋鹿情”,诗人以自比为麋鹿,表达了他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心态。“东郊”一词,既指洛阳一带,也隐含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游山岐路熟,见寄礼仪生”,诗人通过游山的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礼仪生”一词,既指诗人自己,也暗示了友人的学识渊博。

颈联“藜杖新仍重,荷衣破转轻”,诗人以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之情。“藜杖”一词,既指诗人的手杖,也暗指他的清贫生活。“荷衣”(荷叶做的衣衫)一词,既指诗人的衣服,也暗指他的朴素生活。

尾联“身犹为外物,诗亦是虚名”,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的看法。“外物”一词,既指外界的事物,也暗指人生的荣辱得失。“虚名”一词,既指诗歌的虚名,也暗指人生的虚幻。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蕴深远。诗人以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人生的真实意义,即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和,而非外在的荣辱得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