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赠刘金坛

玉貌何劳朱粉,江梅岂类群花。终朝隐几论黄芽。不顾花前月下。
冠上星簪北斗,杖头经挂南华。不知何日到仙家。曾许彩鸾同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月·赠刘金坛》是宋代韩师厚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其内容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玉貌何劳朱粉,江梅岂类群花。终朝隐几论黄芽。不顾花前月下。
    冠上星簪北斗,杖头经挂南华。不知何日到仙家。曾许彩鸾同跨。

  2. 诗句解析

  • 玉貌何劳朱粉:形容对方容貌清丽,无需过多的修饰和装饰。
  • 江梅岂类群花:以江边的梅花自比,暗示刘金坛的高洁不群。
  • 终朝隐几论黄芽:整天沉浸在道家哲学的讨论中,关注的是内在修养而非世俗享乐。
  • 冠上星簪北斗:通过描绘他的服饰和随身物品,强调了他的道家身份和对经典学问的重视。
  • 杖头经挂南华:暗示他的生活简朴而有内涵,可能是在手杖上挂着经书,表明他对经典文献的重视。
  • 不知何日到仙家: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羽化登仙的理想,以及与理想伴侣共同飞升的愿望。
  • 曾许彩鸾同跨:用“彩鸾”象征着美好而和谐的爱情,表示曾经许下的与理想伴侣共同飞升的愿望。
  1. 艺术手法
  • 象征与隐喻: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如江梅、黄芽等自然元素,以及星、北斗等天文概念,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简洁与含蓄:整首词语言简洁,含义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行为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1. 情感表达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行为的刻画,表达了一种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情感倾向。
  1. 文化背景
  • 这首词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心态和生活态度,体现了当时社会对道家思想和自然美学的追求。
  1. 历史影响
  • 这首词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材料之一。

《西江月·赠刘金坛》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志向的词作,更是一种文化和哲学的体现。它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情操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