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松二首

古貌苍髯十八公,巍巍独出众材中。
朝来挽致茅堂下,为我商量送好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移松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作者信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其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及个人情感,以诗歌最为突出,尤擅长叙事诗与讽喻诗。
  • 创作时期: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此时白居易的文学成就已达到高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真情实感。
  1. 诗词原文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2. 诗句解析

  • “小松未盈尺”: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小松幼小生命的怜爱,同时暗喻自己的年岁渐长,时光流逝。
  • “手自移”:描绘了诗人亲自动手移栽小松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细微之处的关注和珍惜。
  •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通过色彩与意境的描绘,传达出小松生长在幽静涧底的景象,云雾缭绕中带有淡淡的诗意。
  •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表达了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对于培养小松这件事却迟迟不能完成的心态。
  •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反映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感到无力改变岁月流逝的无奈情绪,同时也表达了对小松成长的期望。
  •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最后两句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暗示着人生短暂,能够看到树木长大成形的机会并不多。

《移松二首》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植物成长的诗,它还蕴含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价值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白居易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传达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