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彦速游仙岩

吾闻天竺峰,耸若在天上。
峰前溪万仞,激石吼寒浪。
堂中老比丘,碧眼照林莽。
徜徉君屡游,局趣我思往。
此行何所求,岂欲除二障。
闻呼试回头,未可踏折杖。
茅檐燕寂地,山气日夜爽。
不斩凌霄藤,君归藤自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董彦速游仙岩》是宋代诗人谢薖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描绘了天竺峰的壮丽景象以及友人即将进行的旅行。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吾闻天竺峰,耸若在天上。峰前溪万仞,激石吼寒浪。堂中老比丘,碧眼照林莽。徜徉君屡游,局趣我思往。此行何所求,岂欲除二障。闻呼试回头,未可踏折杖。茅檐燕寂地,山气日夜爽。不斩凌霄藤,君归藤自长。

  2. 诗句解析

  • “吾闻天竺峰,耸若在天上。峰前溪万仞,激石吼寒浪。”:这句描述了天竺峰的高耸入云,及其周围溪水的壮观景象。通过“耸若在天上”和“激石吼寒浪”,形象地展示了山峰的雄伟与溪流的动态美。
  • “堂中老比丘,碧眼照林莽。”:这里描绘的是堂中的老比丘,他的眼睛像碧玉一样明亮,映照着周围的森林。这句话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徜徉君屡游,局趣我思往。此行何所求,岂欲除二障。听呼试回头,未可踏折杖。”: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多次游玩的怀念之情,并指出此次出游的目的不是为了清除内心的障碍或追求外在的成就。同时,提醒朋友在旅途中要小心谨慎,避免不必要的挫折。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歌中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如“天竺峰”、“老比丘”、“激石”、“寒浪”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歌所描述的景象。
  • 语言优美:谢薖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送董彦速游仙岩》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更是一个关于友情与旅行、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故事。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和情感世界,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