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董之南见赠

章甫不入越,夏虫多拘时。
生无适俗韵,举世谁知之。
钟嵘不并世,无人识丘迟。
虽有落花句,知为何等诗。
如逢贺宾客,方叹乌栖辞。
我初出险语,俗子争唐嗤。
俯眉欲从事,复恐遭文移。
亦知适楚车,安可从北驰。
董家名父子,平生所怀思。
虽云识面晚,相闻已相知。
君诗有古意,且结皓首期。
端能啖杞菊,时复过天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董之南见赠》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复杂心境。

赵抃(18~184),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人(今浙江衢县)。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官员,也是一位深具文学造诣的文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其政治理念和生活感悟,其中《次韵董之南见赠》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次韵董之南见赠》的原文如下:
海陵余昔嗣英僚,旧尹咨新治有条。此别风波嗟各路,但闻名誉籍当朝。美夫郡接濒江地,幸矣民多乐岁谣。南国故人千里隔,举头云岭郁岧峣。

首句“海陵余昔嗣英僚”,表明了诗人在任期间,与前任官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共同的理想追求。第二句“旧尹咨新治有条”则描绘了新任官员如何将前任的工作成果继续发扬光大,展现了官场中的秩序和效率。第三句“此别风波嗟各路”,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任期的复杂情感,既有期待也有不舍。第四句“但闻名誉籍当朝”,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职的重视以及对个人名声的追求。第五句“美夫郡接濒江地”,赞美了被治理地区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第六句“幸矣民多乐岁谣”,表达了他对当地民众生活状况的满意。最后一句“南国故人千里隔,举头云岭郁岧峣”,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因地域相隔而产生的孤独感。

《次韵董之南见赠》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官场生活的感慨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友情、政治、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同时也能更好地欣赏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