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戴嵩石鼎联句图

衡山道士熊豹姿,夜过刘生逢说诗。
止于座隅初莫识,口不能言心自知。
坐中清逸校书郎,新有诗声谁过之。
岂知老子殊不浅,可但逐鬼囚蛟螭。
须臾指鼎出佳句,脱略凡韵生新奇。
二生得句不敢吐,鸣声强作秋虫悲。
愯如窘兔避鹰隼,懔如败将收旌旗。
借问舐笔摹者谁,定是盘礴真画师。
退之斯文有妙处,丹青写尽初无遗。
弥明学道如不死,应在衡山深处栖。
端能过我挑诗敌,与君周旋吾敢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戴嵩竹石图》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竹子和石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全诗共三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东坡七岁时,见戴嵩《春景》图,语人曰:“此中有梅、有竹、有石,斯之谓也。”  
戴嵩死五十年,子告予曰:“先父善画,而得其法于天,今为神品矣。”  
子告余曰:“吾家藏《戴嵩竹石图》,从师学来,犹有存者。”使待我出,付与收拾,以一老幅见君。  
“呜呼!岂独物之尤物,而复人之异人也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他相信美好的事物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寄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