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其一

稍过山阴接甬东,正当两国画屏中。
岩巅僧井通江水,门外商帆落海风。
尽日挥弦无一事,平时推毂有诸公。
此行绝胜人人羡,莫恨犹怀五两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其一》是宋代诗人叶清臣的作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背景
  • 叶清臣的生平:叶清臣,宋朝著名诗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上,还在于对后世诗词创作的深远影响。
  • 诗作风格:叶清臣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他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旧见恩初渥,新游刃久虚。官曹鹊树下,民版象耕馀。山迥人逢麂,江清客厌鱼。送君多怅望,云外是亲居。
  • 翻译:这首诗通过描述余姚知县陈最寺丞在任期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他政绩的认可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1. 诗意解读
  • 新旧交替:诗歌开篇“旧见恩初渥,新游刃久虚”,意味着旧时的恩泽尚未完全消散,新的治理也显得有些生疏。这种对比反映了官员上任之初的困惑与成长。
  • 官场生活:诗中“官曹鹊树下,民版象耕馀”展现了官员与百姓之间的互动,官与民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官员的治理不仅限于公务活动,更在于关注民生,体现了官员的责任和担当。
  • 自然环境描写:“山迥人逢麂,江清客厌鱼”通过对山野间动物和江面上鱼儿的描绘,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环境中。
  • 送别之情:“送君多怅望,云外是亲居”表达了诗人对陈最寺丞离任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祝福和期盼。这里的“云外”象征着远方和未知,寓意着无论身在何处,彼此的友情都将如云般持续不断。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诗中的“官曹鹊树下”等意象富有想象力和画面感,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句所描绘的场景。
  • 语言简练:叶清臣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雕琢,使得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易于理解。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情感真挚而深沉。
  1. 历史意义
  • 反映社会现实:通过诗歌,叶清臣不仅记录了当时余姚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还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及其变迁。
  • 文化传承:作为文学作品,这首诗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宋词的发展、地方文化以及宋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叶清臣的《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其一》不仅是一首表现官员治理能力和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诗作,更是宋代文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注与思考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与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