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俞一幅书,间我小隐居。
小隐讵有异,筑室数亩馀。
岩壑不峻崒,田园非美腴。
所欲近丘墓,岁时来扫除。
先人梦读史,尊道本圣徒。
绝笔于此诗,子孙无忽诸。
刻石置中堂,且使过者趋。
题榜为服训,义取铭盘盂。
后岭双松亭,径术何逶迂。
下临富春渚,万象生有无。
东偏作草舍,可以施琴壶。
门前碧塘水,万本栽荷蕖。
风来触香气,长着人衣裾。
澄水泱泱流,黍稻可勿枯。
柔桑及美果,种广莫记株。
涧草不识名,野禽多异呼。
坐此易岁晏,自与人世疏。
在昔东陵侯,瓜垄犹亲锄。
杨恽谢九列,种豆南山隅。
余尝有此志,来者安敢诬。
诛茅实张本,解组当后图。
是时考槃赋,从我者骓欤。
近来傅越石,趣尚若不殊。
傥闻丘樊往,不顾升斗储。
如君美才具,日月升云衢。
安敢预招挽,粗自陈其愚。
答梅圣俞问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梅圣俞书》是苏轼于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写给好友梅尧臣的一封信。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形势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
在信中,苏轼首先提到了他对当前政治形势的忧虑。他认为,当前的朝廷过于注重文治,而忽视了武将的重要性。他担心这样的状况会导致国家的动荡不安。接着,他又表达了对好友梅尧臣的思念之情。他回忆了与梅尧臣相识以来的种种经历,感慨时光荏苒,友情长存。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好友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苏轼还在信中谈到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的经历,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他还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道德品质。
《答梅圣俞书》是一封充满情感、智慧和哲理的信。它不仅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