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父生逢世,严君死守城。
尊章全急义,娣姒得贤名。
夫子行无玷,男儿学有成。
典刑今已矣,风雨送红旌。
杨经母范氏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经母范氏挽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在这首诗中,魏了翁通过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范氏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诗歌原文:
大父生逢世,严君死守城。
尊章全急义,娣姒得贤名。
夫子行无玷,男儿学有成。
典刑今已矣,风雨送红旌。作者简介:魏了翁(1178年—1237年),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华父,号鹤山居士,邛州蒲江县人。他在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及第,历任地方官员,后因反对投降政策,被贬至四川,晚年回到家乡讲学。魏了翁的作品广泛流传,其中《杨经母范氏挽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作品赏析:《杨经母范氏挽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诗中的“大父生逢世,严君死守城”反映了诗人对父亲一生经历的肯定与怀念;“尊章全急义”则表达了对家族传统道德的重视。此外,诗中的“娣姒得贤名”、“夫子行无玷,男儿学有成”等句子也揭示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的重要性。
《杨经母范氏挽诗》不仅是宋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及其人文精神。同时,对于当代读者而言,这首诗也提供了一种审视历史、思考人生的视角,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