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事挽诗

长身拘矮屋,雅志压华颠。
已矣宁非命,猗其尚有传。
饱餐广文饭,不击陆侯鲜。
惜也文明县,耆英欠此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承事挽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一首悼念高承事的诗歌。在这首诗中,魏了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高承事的形象与品格,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命运坎坷的深切感慨。

从整体上看,《高承事挽诗》以简洁凝练的笔触,勾勒出高承事的长身拘矮屋、雅志压华颠的形象,既展现了其外在的雄伟,又揭示了其内在的坚韧。《长身拘矮屋》一句,不仅形容了高承事的身材高大,更暗示了他所处的狭小环境,这种对比鲜明的形象塑造,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高承事的非凡气质。

诗中“饱餐广文饭”与“不击陆侯鲜”两句,既体现了高承事对学问的追求和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其中“饱餐广文饭”象征着高承事饱读诗书,知识渊博;而“不击陆侯鲜”则暗喻他不甘屈服于权贵的压力,敢于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诗末两句“惜也文明县,耆英欠此贤”更是点明了高承事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他生前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这既是对他个人的遗憾,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批判。通过这样的结尾,魏了翁不仅表达了对高承事的敬仰之情,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

《高承事挽诗》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历代读者,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对于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