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身拘矮屋,雅志压华颠。
已矣宁非命,猗其尚有传。
饱餐广文饭,不击陆侯鲜。
惜也文明县,耆英欠此贤。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
高承事挽诗(其一)
长身拘矮屋,雅志压华颠。已矣宁非命,猗其尚有传。
饱餐广文饭,不击陆侯鲜。惜也文明县,耆英欠此贤。
注释:
①“长身”,身材修长;“拘矮屋”,指受拘束,不能施展抱负;“雅志”即高尚的志向、远大的志向;“压华巅”,指压制着自己崇高的抱负。②“已矣”,表示无奈的意思;“宁非命”,不是命运所安排吗;“猗”,感叹词,这里作“可惜”讲;“尚”,还有;“传”,传授,继承。③“广文”,汉代博士弟子的通称;“陆侯”,西汉丞相陆贾,曾为汉高祖刘邦出谋划策,后封为长沙太傅,食邑于陆阳;“鲜”,美味的食物。④“文明县”,指汉代张敞曾任京兆尹,治理京兆时政风清廉,百姓安居乐业,后人以“文明”作为廉洁政治的代称。⑤“耆英”,指年老德高的贤人;“欠”,缺少;“贤”,贤良之人。
译文:
身体高大却被矮小的屋舍所限制,高雅的志向被压抑在了头顶的天颠上。已经结束了一生,难道这不是命运的安排吗?他仍然还有后代可以传授自己的志向和理想。饱食过博士弟子的俸禄,没有像陆贾一样享受美味的饮食。惋惜的是他在文明县里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他的贤良之名应该被人们所称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写一个有才华而不幸的人的一生,抒发了诗人对他既同情又崇敬的感情。
首联点明送别对象的身份,说他身体高大但受矮小屋子的限制,雅志被压制在头顶天颠上。这两句是说,这位朋友虽然有才能,却因身材高大,不能施展才干,只能在矮小的屋舍中受到束缚。同时,他也有高尚的志向,但由于受到种种局限,无法实现这些宏伟的理想。这既是对他个人遭遇的概括,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映。
颔联转入送别主题,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哀叹之情。他说:“已经结束了一生,难道这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是说,尽管友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他的命运却是如此坎坷,让人感到无比的悲哀。这里的“已矣”一词,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怜惜和感慨之情。
颈联进一步抒写诗人对友人的敬意和祝愿。他说:“饱食过博士弟子的俸禄,没有像陆贾一样享受美味的饮食。”这是说,尽管友人曾经拥有过辉煌的过去,但现在却只能过着贫寒的生活。同时,他也祝愿友人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发扬光大自己的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这既是对友人的一种安慰和鼓励,也是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他的期望。他说:“惋惜的是他在文明县里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他的贤良之名应该被人们所称赞。”这是说,尽管他生前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和赞誉,但在死后,他的名声却能够流传千古,被人铭记。同时,诗人也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这样的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追求。
全诗通过对友人的描写和对其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既同情又崇敬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