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怀会稽绶,不遗帝城书。
仕止四千石,年开八秩初。
倾囷除旱魃,防岸免民鱼。
欲识恩田广,衔哀到小胥。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宝谟,他是一位明朝人。诗的内容主要是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宁怀会稽绶,不遗帝城书”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宁愿怀揣着会稽的官服,也不会忘记向皇宫进献书信。这里的“会稽绶”指的是官职,而“帝城书”则是皇帝的书信。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深深敬仰和忠诚,他愿意为了皇帝的事业而牺牲自己的一切。
“仕止四千石,年开八秩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一生的官职达到了四千石(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一万石),而年龄也达到了八旬之始。这里的“四千石”和“八秩”都是古代对于官员地位和年龄的尊称,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的成功和成就。
“倾囷除旱魃,防岸免民鱼”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倾尽所有去消除旱灾,防止水患,让百姓免受灾难。这里的“倾囷”和“防岸”都是古代对于治理国家、保护百姓的表达,而“旱魃”和“民鱼”都是古代对于灾害的形象化描述。这表明了作者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勇于担当、积极应对的态度。
“欲识恩田广,衔哀到小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想通过行动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让我带着哀伤的心情去处理这些事务。这里的“恩田广”指的是国家的土地广阔,而“小胥”则是古代对于官员的谦称。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深厚感情以及他的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赞美皇帝的崇高地位和伟大功绩,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皇帝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在面对国家大事时的勇敢担当和积极作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