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侍郎挽诗

学术趋平实,年来似寂寥。
岂无先后觉,未在始终条。
此老能深造,诸公独后雕。
平生寄心事,仿佛见鱼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袁侍郎挽诗》

在宋词的海洋中,魏了翁的《袁侍郎挽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这首诗作不仅是宋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作,更是对袁侍郎一生学术与人格的高度颂扬。

诗中,袁侍郎的学术之路被描绘得既平实又深邃。他的学问深不可测,如同夜空中的繁星,虽不见其轨迹,但每颗星辰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诗中表达了对袁侍郎学术风骨的赞赏:“学术趋平实”,这四个字简洁而深刻,勾勒出袁侍郎一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面貌。

诗人还提到了袁侍郎晚年的寂寥,这是对他一生忙碌工作后的一种感慨。尽管“年来似寂寥”,但他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和坚持,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令人敬佩。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岂无先后觉,未在始终条。”这句话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同时也反映了袁侍郎对人生哲学的理解——不论世事如何变迁,始终保持初心和执着。

诗的最后,诗人以对袁侍郎能深造、诸公独后的赞叹,凸显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与地位。他不仅自己精研学术,还影响了一代代后来者,成为后世学者的楷模。

《袁侍郎挽诗》不仅仅是一首悼念之诗,它更是一首赞颂袁侍郎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的颂歌。每当读起这首诗,我仿佛能感受到魏了翁笔下那一位位伟大学者的风采,以及他们对知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