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趋平实,年来似寂寥。
岂无先后觉,未在始终条。
此老能深造,诸公独后雕。
平生寄心事,仿佛见鱼朝。
袁侍郎挽诗
学术趋平实,年来似寂寥。
岂无先后觉,未在始终条。
此老能深造,诸公独后雕。
平生寄心事,仿佛见鱼朝。
注释:
学术趋于平实:学术追求简单、朴实、无华而实。
年来似寂寥:近年来似乎显得寂寞。
岂无先后觉:难道没有先觉的人?
未在始终条:没有始终坚持的榜样。
此老能深造:这位老者能够深入钻研学问。
诸公独后雕:其他众人则不如他。
平生寄心事:一生寄托的心思。
仿佛见鱼朝:好像看到了鱼游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袁侍郎为一位名叫张先生的学者所写的挽诗。张先生是一位有着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他在学术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厚的修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学术地位逐渐被后来者取代,使得他感到了一种寂寞和失落。
尽管面临这样的困境,张先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不断深入探索,试图找到新的突破和创新。这种坚持和执着的精神让人敬佩,也使他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位杰出代表。
张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品德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他的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待人真诚,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敬仰。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上不懈奋斗,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张先生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双重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学术竞争和社会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通过对张先生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赞美,表达了对学者们不懈追求和奋斗精神的敬意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