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新进士

已办书生场屋缘,枫宸入对字三千。
玉阶喜得方寸地,屋漏如临咫尺天。
学自孔颜期用世,道非尧舜莫陈前。
便听第一鸿胪唱,衣钵如余未足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燕新进士》是南宋文学家魏了翁的代表作之一。在宋代文学的宝库中,魏了翁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而著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介绍
  • 魏了翁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古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上。他的诗作以表达忧国忧民之情见长,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魏了翁在政界亦有建树,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茶陵丞等职位。他的能政表现不仅体现在政治上,也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如《燕新进士》。
  1. 作品原文
  • 《燕新进士》的原文收录于《宋诗钞》中,原句为“玉阶喜得方寸地,屋漏如临咫尺天。”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 “学自孔颜期用世,道非尧舜莫陈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念,即学习古代圣贤,以实现其用世之志。
  • “便听第一鸿胪唱,衣钵如余未足传。”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未能完全继承先人衣钵的遗憾与反思。
  1. 作品赏析
  • 《燕新进士》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它记录了南宋时期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这首诗的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1. 写作背景
  • 《燕新进士》创作于徽宗政和八年,此时作者已经是一位进士。他随后在宋朝的各个历史时期中担任过不同的官职,包括茶陵丞、辰州刺史等,这些经历都在他的诗作中有所反映。
  1. 文学价值
  • 《燕新进士》作为魏了翁的代表之作,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 该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表现手法,使其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除了上述关于《燕新进士》的介绍外,以下还有一些其他的相关要素,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学作品:

  • 历史背景:了解北宋到南宋时期的历史变迁,特别是政治动荡和文人的命运,可以帮助深入理解《燕新进士》的主题和情感。
  • 文化内涵:研究宋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可以发现文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时局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望。

《燕新进士》不仅是魏了翁个人的文学成就的体现,更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后故事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宋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