鏦金伐鼓催行舟,拦街祖帐云如稠。祥刑使者入奏事,诏书趣发不可留。
居人争门挽衣住,行人十步九回顾。公言为汝五年留,便是数旬终一去。
居人向前为公语,情知不是留公处。一春风雨寒凄凄,牛羊满地鸿酸嘶。
乾坤尔阔无处著,惟有此地恬不知。桑麻鸡犬桃溪曲,身住主家数椽屋。
卧听前江风雨声,自嗟身是如天福。公今归去作大官,连云广厦千万间。
我时岂不被公赐,天高卒卒难为攀。吾侪小人腹,不惮再公祝。
公今揽辔行原隰,泽地相临看不足。明朝归坐京师宅,深院重门壅休戚。
愿公莫为一身惜,须念同胞头戢戢。春风湔泪情转恻,道旁过者声唶唶。
我时困卧五溪东,十日八九阴蒙蒙。有来道前事,耳目为惺愡。
更将百壶扶醉胆,喜馀鼻息陵烟虹。欲输一言不能措,以公所闻还赠公。
湖北提刑林寺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北提刑林寺丞赴召以书索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家乡深厚的感情,还反映了宋代时期社会的某些方面。
《湖北提刑林寺丞赴召以书索诗》是魏了翁于宋代创作的一篇诗歌,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与不舍。魏了翁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其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作品便是其中的佳作。诗中“鏦金伐鼓催行舟,拦街祖帐云如稠”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场景,展现了当地人民对赴任官员的热情招待和不舍之情。
从文学价值来看,该诗的语言精炼且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传达了作者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春风雨寒凄凄”和“牛羊满地鸿酸嘶”等,生动地勾勒出一种凄凉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此外,诗歌的结构清晰,首尾呼应,使得整首诗显得紧凑而有力。
魏了翁的这首诗不仅是对其个人经历的一种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思和记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官场生活可能充满了复杂和艰难,但这首诗却以一种平和而乐观的态度呈现了官场人士与民众之间的深厚情谊。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刻的社会观察,使得《湖北提刑林寺丞赴召以书索诗》成为研究宋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之一。
《湖北提刑林寺丞赴召以书索诗》不仅是魏了翁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也是了解宋代文化和社会风情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还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特征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