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质金相,长自守、间庭暗室。对黄昏月冷,朦胧雾浥。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
鶗鴂乱,春芳寂。络纬叫,池英摘。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发处知生色。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
满江红 · 次韵西叔兄咏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次韵西叔兄咏兰》是南宋词人陈亮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作于宋光宗绍熙四年(1099年),作者在福州任福建东路转运副使兼知建康府时,与友人西叔兄一起游览西湖之孤山,观赏并赞美了兰花之美。陈亮以“孤山怀古,赏兰赋此”为题,通过咏物抒怀的方式抒发了对国事的忧虑。
原文如下:
满江红·次韵西叔兄咏兰
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醉里看花花似旧,梦回酒醒酒未苏。
黄鹤楼前新雁过,孤山山下涌清流。故园书动经秋别,半生弹指声中度。
赏析如下:
这首词是陈亮以“孤山怀古,赏兰赋此”为题所作。全词通过对西湖孤山赏花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之情。
上片起首两句“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描绘了一幅春风吹拂着碧绿的草地的画面,而此时行客已经在这苍茫的湖岛上度过了许多个春秋。这两句话既写出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接着,“醉里看花花似旧,梦回酒醒酒未苏”,则进一步描绘了他醉酒看花的情景。这里的“花似旧”不仅指眼前的花朵,更暗示了他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感慨。最后,“黄鹤楼前新雁过,孤山山下涌清流”,则是对西湖景色的描绘,通过黄鹤楼和新雁的出现,以及孤山山下清流涌动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下片开始,“故园书动经秋别,半生弹指声中度”,表达了他对自己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秋别”既指秋天分别,也暗示了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担忧。接下来的“半生弹指声中度”,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己命运的认识和感悟。他感叹自己一生都在弹指声中度过,这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慨,也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
这首词通过描绘西湖孤山赏花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它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