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露濯秋风,新楼插太空。更遭逢、解事天公。为唤羲和驱六马,将杲日、挂帘栊。
日影正沈红。须臾月在东。百万家、乐意融融。民意乐时天亦好,聊与众、一尊同。
唐多令 · 中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多令 · 中秋》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孤独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背景和时代氛围的一种反映。
词的上阕以轻露洗刷秋风、新楼直插虚空的景象开头,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又开阔的意境。这种景象不仅描绘了中秋之夜的自然景观,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接下来,通过“更遭逢、解事天公”等词句,词人表达了自己对天公(即自然现象的主宰者)的敬畏之情,同时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哀愁。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了词人在异乡他乡所经历的心灵挣扎与孤独感。
下阕则通过“为唤羲和驱六马,将杲日、挂帘栊”等词句,展现了一幅天公忙碌的画面,象征着节日的喜悦被暂时搁置,而作者只能独自欣赏这份喜悦。这种对比,既凸显了中秋佳节的欢乐气氛,也反衬出诗人自身的寂寞与落寞。最后,词人通过对日月变化的描写,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词的情感深度。
《唐多令 · 中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种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现象和情感投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词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对孤独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