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祐孤山寺诗

岚光涌翠岑,寺影照波心。
风月明春晓,云霞起夕阴。
两山幽草合,中道绿杨深。
谁与寻诗句,空怀处士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张祐孤山寺诗》是宋代诗人韩淲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处士生活的向往。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韩淲:字子飞行,号涧泉,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入题,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美景的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 诗歌原文
  • 岚光涌翠岑,寺影照波心。
  • 风月明春晓,云霞起夕阴。
  • 两山幽草合,中道绿杨深。
  • 谁与寻诗句?空怀处士林。
  1. 诗意解析
  • 岚光涌翠岑:描述了山峰上缭绕的云雾,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 寺影照波心:指孤山寺在水面上的倒影,增添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风月明春晓,云霞起夕阴:描绘了早晨和傍晚不同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腻与敏感。
  • 两山幽草合,中道绿杨深:刻画了山间的静谧与道路旁的生机,形成了动静结合的对比美。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思。
  • 语言简练: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直达人心,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这首诗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不仅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推崇,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审美意义: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和张祐孤山寺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热爱的诗作,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以及对自然的态度,从而更加深入地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