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修寺

石磴阴阴长薜萝,断崖飞练泻鸣波。
雨收林麓翠光合,云净峰峦爽气多。
万事身心毋固必,此时诗句欲如何。
萧然便合归林去,已办犁锄著钓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广修寺,位于中国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川口镇,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佛教寺院。以下是对广修寺的相关介绍:

  1. 地理位置:广修寺坐落于青海省民和县川口镇,该地属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拥有丰富的藏族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个位置使其成为研究和探索藏族文化及其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2. 历史沿革:广修寺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初期,最初称为“马场寺”,因村名而得其名。据《平阳府志》记载,寺庙始建于1918年,并于1952年进行了一次维修。
  3. 建筑特色:在20世纪50年代,广修寺曾进行过多次修缮。当时有殿堂5间、土地11亩,由庙祝包世英住守。该寺院不仅在当地受到汉族群众的广泛信仰,还为附近40余户村民提供了精神寄托。每年的农历十月,广修寺都会举行盛大的念经会。
  4. 重要人物:广修寺的创建者是一位名为定醒的长老,他于1931年出家,并在1949年受具足戒,后于1959年受学于善禅师。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为广修寺增添了更多的传奇色彩。
  5. 文化价值:广胜寺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研究藏传佛教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料。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是其他任何地点都无法比拟的。
  6. 现状与展望:虽然广修寺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自然灾害和游客数量的增加等,但它仍然保持着其在藏族社区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通过持续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广修寺有望继续作为藏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象征。

广修寺不仅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座著名古刹,更是藏族文化和信仰的一个重要载体。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得广修寺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体验的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