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南岩一滴泉

僧逃寺已摧,唯馀旧堂殿。
颠倒但土木,仿佛昔所见。
山寒少阳焰,崖冷尽冰线。
曾无五六年,骤觉荒凉变。
遗基尚可登,一滴泉自溅。
忆昨淳熙秋,诸老所闲燕。
晦庵持节归,行李自畿甸。
来访吾翁庐,翁出成饮饯。
因约徐衡仲,西风过游衍。
辛师倏然至,载酒具殽膳。
四人语笑处,识者知叹羡。
摩挲题字在,苔藓忽侵遍。
壬寅到庚申,风景过如箭。
惊心半存没,历览步徐转。
回思劝耕地,尝著郡侯宴。
今亦不能来,草木漫葱茜。
人间之废坏,物力费营缮。
不如姑付之,猿鸟自啼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南岩一滴泉》中的意境与哲思

韩淲的《访南岩一滴泉》,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宋代寺庙的沧桑巨变,以及诗人对此变迁的深刻感悟。

“僧逃寺已摧,唯馀旧堂殿”这句诗,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无情和时间的流逝。昔日的辉煌,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今日的凄凉。

“山寒少阳燄,崖冷尽冰线”这两句,更是将自然景物与人事变迁巧妙结合。山寒、日短、火灭,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而崖冷、冰线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和荒凉。

“曾无五六年,骤觉荒凉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荒凉景象的感叹。这种对比,使得诗句更加富有感染力和哲理性。

“遗基尚可登,一滴泉自溅”这两句,又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虽然现在的寺庙已经不复存在,但那曾经的美丽景致却依然历历在目,仿佛泉水般清澈透明。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古代建筑的描写,更是一种对时间、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它告诉我们,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有些东西是永恒的。就像那一滴泉水,虽然被岁月冲刷得只剩下一点点,但它依然在继续流淌,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

《访南岩一滴泉》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寺庙变迁的诗,更是一种对生活、对历史、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思考。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厚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