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右司家池阁

寒日照竹色,老槐摇池光。
凭栏俯虚檐,忽此陶一觞。
主人与客笑,万事俱茫茫。
回首十年梦,吹霜晚云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右司家池阁》是韩淲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于宋代,诗人韩淲以其率直和洒脱的个性著称。他出身于一个世家大族,却淡泊宦情,喜好隐居,以山水吟咏为乐。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在会稽任内,正值灾荒,韩淲开仓赈济百姓的事迹广受赞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与成就:韩淲(925年-983年),字子华,号东野,福建建阳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韩淲在官场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尤其在会稽任内,恰逢天灾人祸,他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显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人文关怀。韩淲的文学作品以山水吟咏为主,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1. 诗歌原文
    寒日照竹色,老槐摇池光。凭栏俯虚檐,忽此陶一觞。主人与客笑,万事俱茫茫。回首十年梦,吹霜晚云黄。

  2.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描绘:首句“寒日照竹色,老槐摇池光”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敏锐感知和细腻描绘能力。
  • 人物活动描写:“凭栏俯虚檐,忽此陶一觞”描绘了主人与客人在亭中饮酒的情景,体现了文人墨客间的闲适生活和高雅情趣。这种场景的设置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文化风尚。
  • 哲理抒情表达:诗中的“万事俱茫茫”,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比过去的十年梦境和现在的凄凉景象,诗人抒发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叹。
  • 艺术手法分析: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鲜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刻画,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得整首诗既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韩淲的《王右司家池阁》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志趣的诗歌,更是一幅充满哲思的画卷。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叙述,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时代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这首诗作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