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晚山气寒,芙蓉表孤花。
亭亭万绿中,红鲜照萎葩。
不与时物迁,肯以颜色夸。
立而望之遍,落叶徒泥沙。
墙外芙蓉初过其一尚可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墙外芙蓉初过”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以芙蓉花作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墙外芙蓉初过雨,
墙里秋菊已满山。
各自东西南北走,
此身终不涉他乡。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末年,诗人龚自珍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同时也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因此,他在诗中通过芙蓉花和秋菊这两种不同的花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诗人以“墙外芙蓉初过雨”开篇,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这里的“芙蓉”指的是荷花,而“过雨”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诗人通过描绘荷花在雨中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喜爱。
诗人转向“墙里秋菊已满山”,这里提到了另一种花卉——菊花。秋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高洁的品质。诗人通过将菊花与墙里的秋景相联系,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品质的赞赏。
诗人以“各自东西南北走,此身终不涉他乡”结束全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观。他感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无法改变的命运。然而,他也表示自己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会继续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墙外芙蓉初过其一尚可玩”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