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无菊月半后始有市者

前年重阳时,黄华正纷披。
去年近九日,已有菊盈枝。
谁知今年晚,节后才见之。
高低灿群葩,可受霜风吹。
渊明心事老,借此吟吾诗。
彭泽赋归来,草木应差差。
人苦不解事,谓渠爱东篱。
芳草喜尚浓,色泽愁渐萎。
欲醉可不饮,泛酒因儿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无菊月半后始有市者》是宋代诗人韩淲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菊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和自然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人生哲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韩淲(927年-1023年),字仲止,一字子山,福建浦城人。他是宋代著名的文人,官至吏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韩淲以诗文著称于世,尤善五言诗,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状和表达个人情感。

  2. 诗意解析

  • 前年重阳时:指的是前一年重阳节时的情景。
  • 黄华正纷披:形容菊花在重阳节盛开,颜色鲜艳。
  • 去年近九日:指去年的重阳节已经接近尾声。
  • 已有菊盈枝:暗示今年的菊花虽然还未完全盛开,但数量上已经相当可观。
  • 谁知今年晚:诗人感叹今年的菊花来得晚。
  • 节后才见之:意味着只有在节日之后才能看到满枝的菊花。
  • 高低灿群葩:描述菊花的品种繁多,色彩斑斓。
  • 可受霜风吹:菊花耐寒,能在寒风中保持花朵不凋谢。
  • 渊明心事老: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孤高与隐逸之情。
  • 借此吟吾诗:利用这个时节来创作诗歌。
  • 彭泽赋归来:彭泽县的赋诗,反映出诗人的文学成就。
  • 草木应差差:比喻草木因秋风而摇曳生姿,寓意万物随季节更替而自然生长或衰败。
  • 人苦不解事:人们往往不能理解世事的变迁,此处可能隐喻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 芳草喜尚浓:即使秋意渐浓,草地仍生机盎然。
  • 色泽愁渐萎: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力流逝的悲悯。

韩淲的《九日无菊月半后始有市者》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循环的感悟。这首诗是韩淲作品中的重要篇章,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