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坐闻鹅鸣

深居耳识迥,敛此神气精。
窗檐隔林塘,杳杳鹅鹳鸣。
数声彻我听,益养闲适情。
更觉瓶中梅,于人有馀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午坐闻鹅鸣》,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深居耳识迥,敛此神气精。
    窗檐隔林塘,杳杳鹅鹳鸣。
    数声彻我听,益养闲适情。
    更觉瓶中梅,于人有余馨。

  2.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朴素的笔触,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 主题表达:诗中提到的“瓶中梅”象征着文人的清高与孤傲,而“于人有余馨”则表明了诗人的品德高尚,其诗文能够给人们带来余香。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一种闲适、恬淡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喧嚣尘世中的一份宁静与超脱。
  1. 历史背景
  • 韩淲是宋信州上饶人,字仲止,号涧泉。韩元吉之子,与赵蕃(又名章泉)并称二泉。他以吟咏为事,与同时代的人并称为二泉,其诗作在当时颇受好评。
  1. 文学地位
  • 《午坐闻鹅鸣》不仅体现了韩淲的艺术成就,还反映了宋代诗歌的风格特色。它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宝库,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午坐闻鹅鸣》不仅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宋代文化和诗歌风貌的重要窗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成为了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