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耳识迥,敛此神气精。
窗檐隔林塘,杳杳鹅鹳鸣。
数声彻我听,益养闲适情。
更觉瓶中梅,于人有馀馨。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以“鹅鸣”为题,描绘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听觉、视觉与想象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午坐闻鹅鸣”,点明时间地点及所闻之物——鹅鸣。
颔联“深居耳识迥,敛此神气精”,描写环境,突出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倾听鹅鸣的惬意。
颈联“窗檐隔林塘,杳杳鹅鹳鸣”,进一步渲染环境,突出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倾听鹅鸣的惬意。
尾联“数声彻我听,益养闲适情”,由听觉转入触觉,进一步渲染环境,突出诗人听鹅鸣后的愉悦之情。
尾联“更觉瓶中梅,于人有馀馨”,诗人由鹅鸣而想到自己的心情舒畅,从而联想到梅花的清香,最后用“馀馨”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
午后静坐听到鹅鸣之声,
深居独处耳际听得格外清晰,
收敛心神,精神也为之振奋。
隔着窗檐,隔着树林池塘,
远远传来鹅和鹳叫的声音。
听到几声就完全沉醉其中,
更加感到闲适自在。
更觉得那瓶中的梅花,
香气袅袅,余味无穷。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倾听鹅鸣的情景。诗一开头就点明了时间是午后(“午”),地点是深居独处的居室之中(“深居耳识迥”),所闻之物是鹅鸣,这就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宁静、优美的基调。
中间四句,诗人通过听觉与想象的结合,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窗外树木掩映,屋檐下滴水叮咚,耳边不时传来远处的鹅鸣声,这声音似乎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诗人陶醉在这美妙境界之中,不知不觉进入了一种忘我之境。
尾联两句“更觉瓶中梅,于人有馀馨”,诗人从鹅鸣声中联想起自己心情的愉悦,进而联想到梅花的清香,最后用“馀馨”作结,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