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晴已佳,交游老逾永。
以兹登临心,相彼昏旦景。
风前午方睡,雪后晚犹冷。
徘徊既良久,放浪亦俄顷。
花林想莺声,水叶乱鱼影。
酒到俱勿辞,诗成独重省。

【注】

1.养鱼庄:在今湖北汉川县境,是杜甫晚年居处。冯承素,字子高,与杜甫有交情。余:指李白的字。2.晴已佳:天气晴朗,景色宜人。3.交游老逾永:交往的朋友年纪越长,交情越深。4.相彼昏旦景:看那黄昏和早晨的景象。5.以兹登临心:因此登上高处的亭台楼阁。6.风前午方睡,雪后晚犹冷:中午的时候还在打盹,傍晚时分依然感到寒冷。7.花林想莺声:想象着花树林里黄莺的叫声。8.水叶乱鱼影:水面上飘动的树叶,搅动了水中的鱼影子。9.酒到俱勿辞:酒兴来了就不要推辞,要喝个痛快。10.诗成独重省:写完诗后独自反复吟诵。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冬,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期间。时值初冬,诗人登临养鱼庄之楼阁,眺望四周景色,遂成此诗。首联写诗人因年事日高而与朋友交游益笃;颔联写登高远眺所见景物;颈联写天气变化及所感;尾联写饮酒赋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此诗开笔点题,说明写作原因。“湖山晴已佳,交游老逾永”,两句中“湖山”即指养鱼庄周围的山水风光。“湖山”,既是实指,也是虚指,泛指养鱼庄周围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气氛。“晴已佳”是说天气晴朗,景色宜人。“交游老逾永”,说明作者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日益深厚。“以兹登临心”,“以兹”是“以此”的意思,“兹”通“之”。登临,指登上养鱼庄的楼阁,观赏四周景色。这一句的意思是:“我之所以登上这楼阁来观赏周围景色。”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心情舒畅、志趣高扬的情感。

“风前午方睡,雪后晚犹冷。”这两句紧承上句而来,继续描绘登临所见的景色。“风前”,指在楼阁下风前的小路上散步。“午”是正午的意思,“雪后”则指下雪后的傍晚。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正在楼上闲步,中午的时候还在打盹,傍晚时分依然感到寒冷。”诗人在这里写出了登临所见的两种景象,一是悠闲自得,一是孤独寂寞。

“徘徊既良久,放浪亦俄顷。”“徘徊”是徘徊不前的意思,“放浪”则是放荡不羁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徘徊了很长时间,又放荡了片刻。”“徘徊”“放浪”两个动词连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享受着闲适自在的生活乐趣;另一方面他又感到孤独寂寞,无所事事。

下面几句描写诗人观景时的心境。“花林想莺声,水叶乱鱼影。”意思是说:我想象着花林里的黄莺在啼叫,水面上的荷叶和鱼影相互交错。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莺声、鱼影写得生动活泼,充满了诗意。“花林”句中的“乱”字,不仅写出了水叶随风飘舞的样子、也写出了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姿态,更突出了诗人观赏时陶醉的神情。

“酒到俱勿辞,诗成独重省。”意思是说:喝酒的时候不要推让,写诗的时候要反复吟诵。“酒到”句中的“勿”字,表明酒兴来了就要畅饮;“酒到”句中的“俱”字,表明大家都要尽情饮酒。“酒到俱勿辞”两句,表现出诗人与朋友们畅饮的豪情和乐观的情绪。“独重省”中的“独”字,表明只有诗人自己要反复吟诵。“诗成独重省”两句,表现了诗人写诗时的认真态度,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感情。“独重省”一句中的“重”字,表明要反复吟诵,仔细体会。

这首诗通过诗人登山临水、漫步闲行等动作描写,表现了他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之情;通过他饮酒赋诗、欣赏美景等行为描写,表现了他与朋友相聚时的豪迈情绪;通过他饮酒赋诗、欣赏美景等行为描写,表现了他与朋友相处时的亲切感情;最后通过他的反复吟诵和独自品味,表现了他与朋友相处时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优美、形象鲜明、富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